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7-03-20 来源:

201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03.2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755.16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500.36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4:44.2:48.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728.77亿元,增长10.9%,占全市经济的61.1%。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760.49亿元,增长12.1%,占全市经济的49.9%。

1.png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902元(8717美元),比上年增长9.6%。

全市常住人口3048.43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08.4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60%,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0.78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7.10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77‰,死亡率为7.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3‰。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4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8。

2.png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9.30万人,比上年增长5.7%。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5.3%。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544元/人,比上年提高10.0%。

3.png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9.8%。

4.png

5.png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7.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1438.4亿元,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01.9亿元,增长4.9%。

截至2016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14.45万户,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内资企业66.49万户,外资企业0.60万户,个体工商户144.4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5万户。2016年新发展微型企业9.05万户,年末微型企业达52.06万户,增长16.8%。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862.30亿元,增长4.4%;畜牧业320.69亿元,增长2.9%;林业53.61亿元,增长11.3%;渔业66.64亿元,增长10.2%;农林牧渔服务业21.42亿元,增长9.8%。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968.2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151.77亿元、73.43亿元、627.45亿元、85.30亿元和30.32亿元,分别增长4.4%、11.4%、3.0%、10.2%和9.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75.10万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综合单产345.5公斤/亩,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479.96万亩,增长3.4%。蔬菜播种面积1120.59万亩,增长2.1%。水果种植面积540.38万亩,增长2.8%。中药材种植面积184.76万亩,增长8.7%。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1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夏粮产量145.9万吨,下降1.7%;秋粮产量1020.1万吨,增长1.4%。全年谷物产量806.24万吨,增长0.8%。其中,稻谷产量510.55万吨,增长0.8%;小麦产量19.64万吨,减产14.1%;玉米产量264.69万吨,增长1.9%。

6.png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4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0.5%;集体企业下降12.8%,股份制合作企业增长7.5%,股份制企业增长1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6.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4.8%,制造业增长1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

7.png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2.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7%,汽车制造业增长1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7.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2%。

8.png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652.01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584.97亿元,同比增长12.6%;产品销售率98.2%,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4.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2.7%,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9.1万元/人。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1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建筑业总产值达7035.81亿元,增长12.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36.92亿元,增长9.9%。

9.png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36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660.87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2.6%;民间投资8858.50亿元,增长11.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0%。

10.png

11.png

12.png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25.95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住宅投资2319.97亿元,下降3.0%;办公楼投资166.04亿元,下降18.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04.37亿元,增长14.3%。

全年主城区建成公租房327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56.64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44万平方米。

13.png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470.8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91.19亿元,增长7.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2%。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05.74亿元,增长1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5.61亿元,增长14.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244.40亿元,增长13.0%;餐饮收入额1026.95亿元,增长14.5%。

14.png

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26.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5%,饮料类增长2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9%,汽车类增长18.5%,中西药品类增长18.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1%,粮油、食品类增长18.1%,家具类增长17.3%,烟酒类增长1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2%,日用品类增长8.8%,化妆品类增长7.2%,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5.9%,金银珠宝类下降8.9%。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45.99亿元,比上年增长45.3%。

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业态看,全年无店铺零售实现零售额81.79亿元,比上年增长73.6%。其中,网上商店增长65.2%,电话购物增长51.0%;在有店铺零售企业中,百货店增长0.8%,超市和大型超市增长14.9%,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和厂家直销中心增长32.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140.39亿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出口2677.96亿元,下降21.6%;进口1462.43亿元,增长22.1%。按美元计算,货物实现进出口627.7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7%。其中,出口406.94亿美元,下降26.3%;进口220.77亿美元,增长14.5%。全市货物出口前三位国家(地区)为美国、德国和香港,分别出口643.94亿元、264.46亿元和259.51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6.1%、12.6%和2.6%。货物进口前三位国家(地区)为台湾、韩国和马来西亚,分别进口227.11亿元、173.44亿元和159.85亿元,台湾和韩国分别增长24.6%、19.2%,马来西亚下降5.3%。

15.png

16.png

全年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0.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知识流程外包12.33亿美元,增长1.7%。全年我市18个示范区国际服务外包累计执行额19.3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6.26亿美元,下降30.4%。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260个,合同外资额40.93亿美元,分别下降17.5%和15.0%。全年实际利用内资项目3.56万个,下降3.2%。实际利用内资金额9345.04亿元,增长9.6%。截至2016年底,累计有27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27.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倍;完成营业额13.35亿美元,增长10.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48.2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818公里,路网密度3.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231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213.3公里,日均客运量189.97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0.79亿吨,比上年增长3.7%;完成旅客运输量6.34亿人次,下降1.2%。

17.png

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372.80万吨,比上年增长10.9%。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3659.30万人次,增长10.6%;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6.34万吨,增长13.1%。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26.94万标准箱,增长16.2%。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510.2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79.20万辆,增长20.4%。民用轿车拥有量167.52万辆,增长17.5%,其中私人轿车152.85万辆,增长18.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98.80亿元,比上年增长6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9.22亿元,增长29.8%;电信业务总量819.58亿元,增长66.8%。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301.09万件,包裹业务38.64万件,快递业务量2.84亿件,快递业务收入38.96亿元。电信业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037.0万户。

全市电话用户3421.72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41.6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80.10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到18.0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95.50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73.50万户,增长25.4%;手机上网用户2359.76万户,增长8.0%。互联网用户3255.13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不含WiFi 用户)2550.41万户,增长11.5%。

全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96.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16.5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87亿美元,分别增长12.1%和14.9%。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14个,其中,5A级景区7个,4A级景区76个。

八、金融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4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4%。其中,新型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8.11亿元,增长29.9%。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4.7万亿元,增长9.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2160.09亿元,比年初增加3374.41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1216.45 亿元,增加3122.0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5524.17亿元,比年初增加2568.4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4785.19亿元,增加2390.72亿元。

18.png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总部1家,证券公司营业部186家,证券分公司23家。境内上市公司44家,总股本549.92亿股,股票总市值6691.25亿元。全年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2482.88亿元,比上年增加1785.88亿元。

全市共有保险法人机构4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51家。保费总收入601.61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65.23亿元;人寿保险收入335.25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01.13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250.16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90.37亿元;人寿保险赔付103.22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56.57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4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10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9元,增长9.9%。按全体常住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872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1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12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6754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85元,比上年增长8.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31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54元,增长11.4%。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2%,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2.7%,农村为38.7%。

19.png

20.png

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62.24万人,比上年增长3.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5.82万人,增长0.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4.76万人,增长2.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54.52万人,下降0.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5.72万人,增长6.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65.74万人,增长3.2%;24.25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增长34.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47.10万人,增长1.7%。

年末全市共有34.7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8.9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16.88万人。全年资助65.13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90.46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00元/月,城市“三无”人员、农村特困人员最低供养标准均为600元/月。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5所,成人高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182所,普通中学1120所,小学2979所,幼儿园5109所,特殊教育学校36所。研究生招生1.76万人,在校生5.22万人,毕业生1.54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21.52万人,在校生73.25万人,毕业生18.99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4.87万人,在校生13.82万人,毕业生5.7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3.77万人,在校生40.16万人,毕业生12.6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9.97万人,在校生60.68万人,毕业生21.92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3.17万人,在校生96.60万人,毕业生31.9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3.46万人,在校生209.82万人,毕业生32.17万人;学前教育招生42.18万人,在校生93.26万人,毕业生35.5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9万人,在校生1.61万人,毕业生0.1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3.0%,初中入学率为99.80%,小学入学率为99.99%。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3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截至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共12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45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4个。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5.95万件,获得专利授权4.27万件。截至年底,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443家,有效发明专利1.67万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2094项,成交金额257.4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483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6个。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8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57.28万台(件)。全年修订地方标准1项,制定地方标准89项。

全市共有注册商标24.10万件,比上年增长22.0%。共有驰名商标135件、著名商标1294件、地理标志量209件。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博物馆87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全年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415.33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357.25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8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19%。全年生产电视剧10部356集,电视动画片4部1036分钟,全年生产故事片17部,其中动画片1部。出版各类报纸55153万份,各类期刊4695万册,图书12173万册(张)。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0.47册(张)。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

我市获世界级比赛金牌17枚,国家级比赛金牌14枚。全市共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947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368个。全市有标准体育场36个、体育馆39个、游泳池(馆)31个。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92.7%。

十一、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9933个,其中,医院699个,乡镇卫生院89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491个,村卫生室1124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个,卫生监督所39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9.09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62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4.00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9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7万人,注册护士7.75万人。

十二、移民与扶贫

全年三峡库区引进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22个,项目资金42.27亿元。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15亿元,发放城镇移民困难扶助资金2.40亿元。

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贫困人口脱贫59.6万人。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3.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9%。煤炭消费量下降3.2%,成品油消费量增长7.2%,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1.6%,电力消费量增长5.0%。

全年水资源总量588.88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217.8毫米。全年总用水量77.48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5平方公里。

全市自然保护区5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新造林地10.06万公顷。完成营造林面积579.1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45.4%。

全市211个监测断面水质Ⅰ—Ⅲ类水质比例为80.6%,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83.9%。全市64个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全市区域声环境噪音平均等效声级为53.8分贝,比上年增加0.2分贝。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01天,增加9天。主城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下降5.3%。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148人,比上年下降8.6%。其中,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88人,下降20.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65人,下降18.8%。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每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57人,下降7.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02人,下降8.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3.34人,增长1.7倍。

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96起,直接经济损失7033万元。

注:

1.本公报中2016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根据国家核算方案,2012—201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以 2010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201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以 2015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4.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外出市外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重庆市,现居住在重庆市外,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市外外来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重庆市外, 现居住在重庆市内,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5. 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设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

7.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9.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按2015年价格计算。

11.天然气消费量包含页岩气消费量。

12. 2016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含电信增值企业、广电企业发展用户。

13.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调查:工业样本法人单位。

14.三峡库区是指库区15区县,包括万州区、涪陵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开州区、武隆区、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各类市场主体、商标数据来自市工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部分金融数据来自市金融办和人行重庆营管部;证券数据来自重庆证监局;保险数据来自重庆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委;公租房、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数据来自市城乡建委;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重庆海关;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委;交通数据来自市交委;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市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委;质量检测数据来自市质监局;专利数据来自市知识产权局;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化委;档案数据来自市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计生委;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移民数据来自市移民局;扶贫数据来自市扶贫办;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利局;自然保护区、林业、森林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水质、噪音、空气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市安监局;地质灾害数据来自市国土房管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